首页股票基金文章正文

疫情期间银行为何能逆势盈利而其他行业却举步维艰

股票基金2025年07月19日 07:20:162admin

疫情期间银行为何能逆势盈利而其他行业却举步维艰2020-2025年疫情期间,全球银行业普遍呈现抗风险韧性,核心在于其特殊的商业模式与政策红利双重作用。通过分析息差优势、数字化转型加速、资产质量管控三大支柱,我们这篇文章将揭示银行业逆周期增

疫情期间为什么不亏银行

疫情期间银行为何能逆势盈利而其他行业却举步维艰

2020-2025年疫情期间,全球银行业普遍呈现抗风险韧性,核心在于其特殊的商业模式与政策红利双重作用。通过分析息差优势、数字化转型加速、资产质量管控三大支柱,我们这篇文章将揭示银行业逆周期增长的内在逻辑。

息差优势的持续强化

当各国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商业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而贷款端利率下降幅度相对滞后。这种不对称调整使得净息差(NIM)在2021-2023年间反而扩大0.3-0.8个百分点——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2022年净利息收益率同比提升12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贷款占比高的银行表现更优。信用卡分期和消费贷等业务在利率下行周期中维持较高定价能力,摩根大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现非住房贷款收益率逆势上升5%。

特殊时期的资产负债表管理

银行通过两个维度优化资产配置:一方面压缩低收益票据占比,另一方面将贷款集中投向政策扶持的抗疫相关行业。2022年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银行业医疗保健贷款组合收益率达5.2%,显著高于公司贷款平均3.1%的水平。

数字化转型的意外催化

社交隔离政策迫使银行加速线上化进程,2024年全球银行平均数字化运营成本占比已降至31%(较2019年下降9个百分点)。中国建设银行的"云贷"产品通过AI风控审批,将小微企业贷款运营成本压缩60%的同时,不良率控制在1.2%以下。

手机银行日活用户暴涨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样可观。2023年Bank of America的移动端理财销售额同比增长217%,推动其财富管理佣金收入突破历史峰值。

风险缓释的政策工具箱

各国监管机构实施的贷款延期偿付政策,实质上为银行争取了风险暴露的时间窗口。欧洲央行研究发现,受惠于政府担保计划的企业贷款,最终违约率比预期值低40-65%。

更为关键的是,2024年生效的《巴塞尔IV》过渡期安排,允许银行暂时不必为疫情相关资产减值全额计提资本。这种监管宽容使花旗银行等机构得以释放约120亿美元资本金用于再投资。

Q&A常见问题

后疫情时代银行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

随着货币政策正常化,2025年息差收窄已成定局,但数字化沉淀的运营效能和场景金融生态的构建将形成新的护城河。

中小银行是否同样受益

分化明显——缺乏科技投入的中小银行仅享受了短期政策红利,上市银行数据显示其ROE差距从2019年的2.1%扩大至2024年的4.7%。

房地产暴雷为何未冲击银行业绩

通过CMBS证券化、REITs等工具,银行已将约65%的房地产风险转嫁给资本市场,中国银行业2024年财报显示其表内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实际下降0.3个百分点。

标签: 金融抗周期性净息差管理数字银行转型监管套利资产证券化

财经智慧站:股票、基金、银行、保险与贷款全面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87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