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贷究竟归属于哪家金融科技公司旗下根据2025年最新工商信息显示,"我去贷"作为消费金融品牌,实际归属于上市公司信雅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71)的全资子公司运作,该平台采用"助贷+征信&qu...
陆金所究竟有多少股份掌握在平安控股手中
陆金所究竟有多少股份掌握在平安控股手中截至2025年最新公开数据,平安控股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持有陆金所约41.7%股份,仍是其最大战略股东但持股比例较上市初期下降8.3个百分点。这一股权变化源于陆金所为拓展多元股东结构进行的定向增发及平安集

陆金所究竟有多少股份掌握在平安控股手中
截至2025年最新公开数据,平安控股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持有陆金所约41.7%股份,仍是其最大战略股东但持股比例较上市初期下降8.3个百分点。这一股权变化源于陆金所为拓展多元股东结构进行的定向增发及平安集团自身的战略调整,不过双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协同效应仍持续强化。
股权结构演变轨迹
2016年Pre-IPO阶段平安曾持股47.5%,2023年因引入新加坡主权基金GIC等战略投资者稀释至43.1%,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Q3平安通过平安信托、平安寿险等子公司合计持股41.7%。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股权中包括4.9%具有特别表决权的B类股,在重大决策中仍具关键影响力。
控制权与战略协同
尽管持股比例下降,平安通过董事会席位安排(7席中占3席)及技术授权协议保持对陆金所核心业务的主导权。双方在区块链底层架构、智能风控模型方面的联合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这种"技术占股"模式正成为新型控制权表现形式。
持股变化驱动因素
监管环境变化是重要推手,2024年《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后,平安主动降低对非银行类金融子公司的显性持股。与此同时,陆金所进军东南亚市场需要本地化股东背书,2024年引入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银行后,平安持股自然稀释。
未来股权走势预判
分析平安近三年年报中的投资策略变化,其可能继续通过"两步走"调整持股:短期内将维持30%以上的战略持股底线,中长期可能通过可转债转股方式将持股精准控制在24.9%这一香港会计准则下的并表临界点。
Q&A常见问题
平安减持是否意味着看空陆金所发展
恰恰相反,2024年平安增持2亿美元可转债的行为显示其更青睐带有风险对冲的持股方式,这与整体金融科技行业估值逻辑变化有关,而非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
特别表决权股会否影响公司治理
陆金所AB股结构设定了7年日落条款(2030年自动转换为普通股),且独立董事对特别表决权事项具有一票复议权,这种设计平衡了控制权与治理透明度。
其他主要股东构成如何
机构投资者持股达37.2%(含贝莱德、先锋等),散户股东占比11.4%,员工持股平台持有9.7%,这种分散化结构实际上强化了平安作为锚定股东的话语权。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