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股票基金文章正文

为什么银行股在2025年依然表现低迷

股票基金2025年07月17日 07:18:442admin

为什么银行股在2025年依然表现低迷银行股表现不佳主要受制于净息差收缩、房地产风险暴露和金融科技竞争的三角压力,其中美联储降息周期导致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率持续承压是关键因素。以下从市场环境、行业结构和未来预期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揭示数字银行

为什么银行股表现这么差

为什么银行股在2025年依然表现低迷

银行股表现不佳主要受制于净息差收缩、房地产风险暴露和金融科技竞争的三角压力,其中美联储降息周期导致传统存贷业务利润率持续承压是关键因素。以下从市场环境、行业结构和未来预期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揭示数字银行崛起带来的结构性变革。

息差收窄吞噬利润空间

2025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75%-3.25%区间,较2023年峰值下降175个基点。这种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商业银行净息差(NIM)普遍压缩至1.8%以下,创1990年以来新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活期存款利率的刚性特征,使得负债端成本下降速度明显慢于资产端收益衰减。

区域性银行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第一共和银行案例显示,当NIM跌破1.5%警戒线时,传统信贷业务难以覆盖运营成本。与此同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现象持续28个月,进一步削弱银行期限错配的套利能力。

贷款质量隐忧浮现

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在2025年Q1攀升至5.2%,较疫情前水平高出230个基点。令人警惕的是,办公楼贷款占比超过25%的银行,其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已普遍低于130%的监管红线。

金融科技重构竞争格局

数字银行凭借2.3%的平均获客成本,仅为传统银行分支渠道的1/7。这种成本优势直接转化为存款利率溢价,星展银行(DBS)数据显示,纯数字银行的储蓄账户利率通常比传统银行高出45-60个基点。更具颠覆性的是,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领域的渗透率已达18%,使得中间业务收入持续流失。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型科技公司通过"银行即服务"(BaaS)模式,已经掌控了37%的支付清算流量。这种生态化反的商业模式,正在系统性解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传统角色。

监管成本螺旋上升

巴塞尔IV框架在2025年的全面实施,使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G-SIBs)的普通股一级资本(CET1)要求普遍提升至14.5%。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运营风险加权资产(RWA)计算方法的变更,导致德意志银行等机构需额外补充280亿欧元资本金。与此同时,反洗钱(AML)合规成本年均增长11%,已占中小银行非利息支出的23%。

Q&A常见问题

银行股何时能迎来估值修复

需观察三个关键指标:商业地产价格指数企稳、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重回3.5%以上、以及数字银行并购传统机构的案例涌现

哪些细分领域可能突围

私人银行服务、跨境支付清算和碳金融衍生品可能是未来三年最具潜力的突破点

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

数字人民币(DCEP)的推广将重塑存款竞争格局,但可能加剧银行体系"脱媒"风险

标签: 金融行业分析银行股估值金融科技冲击

财经智慧站:股票、基金、银行、保险与贷款全面指南Copyright @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4087784号-1